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——记校教务处原处长朱海麟

2020-03-313097

人物简历

朱海麟,男,19396月生,浙江吴兴人。19617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化学系。19617月分配到川沙县陆行中学任化学教师,同年11月调入川沙县教师进修学校(后为浦东新区教师进修学校)任化学教研员,历任教务处长、教研室主任、校办主任、副校长等职务。199411月调任上海电视大学浦东分校副校长。1980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师,1985年当选为上海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,1987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。1989年,曾被市教育局兼职聘任,负责上海市中学化学教师职务培训课程的设计、组织教材编写及审稿工作。退休后,20004月—20111月至beat365官方网站任教务处长、督导室等工作。

 

 

 

“我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,服务过三个单位,建桥学院是其中之一,也是我最开心的单位,”谈到在建桥十年的感受,原教务处长朱海麟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,他乐呵呵地说,“建桥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。虽然在建桥工作时压力蛮大,但在领导们的支持下,我在建桥也做成了一般公办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可能做不到的事。”

 

    

2000年4月,应黄清云校长邀请,朱海麟来建桥担任教务处长。为此,他放弃了退休后已创办教育培训机构获利丰厚的机会,在夫人的支持下,来到初创的建桥。“来建桥不是为了钱,我喜欢教学管理工作。因为我在1982年曾参加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培训班脱产学习一学期,并于90年代初参加上海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教育管理硕士班学习,由此,我对教学管理感兴趣。”

朱海麟认为,与公办重点大学、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,建桥学生在学业上相对落后,其原因无非是学习基础、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、自控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,但他们不笨,可塑性强,对管理这些学生他有自己的思路与想法。

对建桥学生的特点,朱海麟一开始就引起了高度的重视。因材施策,是他思考、设计、制订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发点。他往往是发现一个实际问题,就想出一个办法来应对解决,在试行中有效的,就形成制度。同时他也这样要求,教务处对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从学生、学校、实际出发制定规章制度,办不到或办不好的制度决不制订,一旦形成共识的制度,必须严格执行,确保教学质量严密可控且稳步提升。

首届新生录取后,朱海麟发现新生最薄弱的基础课是数学与英语。怎么办?免费补课。朱海麟把这思路一提,就得到了校领导与财务总监的大力支持。于是,学校在基础设施还未完全搞好的情况下,在徐家汇等市区租设了三个教学点,聘请师资,开学前免费为新生补课,第二年,学生提前报到,就在校组织免费补课;2002年,首次招收外地学生时,因有的外地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,学校组织了免费补计算机相关课程,直到学生跟上为止;2006年,学校也为专升本新生中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……后来,生源质量提升了,这个免费补课政策才停了。

为了及时比对学生入学前后的成绩变化,客观评价任课教师,朱海麟要求教研室负责人统一命题出卷、阅卷。至于命题费、阅卷费、奖教金等计划外经费支出,只要朱海麟陈明事由,一打招呼,校领导都是支持的。朱海麟高兴地说,“像这种事,其他民办学校不肯做,公办学校可能不能做,我们建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,就可以做到!”

教务处还将一系列管理制度汇编成《学生手册》,开学时组织学生逐条学习,再让学生带回家,请家长阅读签字后交辅导员保存。

学校建立了教务处及系秘书教学巡视制度,每天两次,一周汇总一次,将情况发校、系领导引起关注,发现特殊情况即告知有关人员,要求当即处理。一二年级实行集中夜自修制度,校领导、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人分别轮流住校,进行夜自修情况巡视并记录与分析,发现不良情况及时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与意见。有几次,朱海麟白天在校区巡视时,发现有学生瞌睡懵懂地来上课,感觉情况不对劲,于是记在心上,待到他留校值班的周三,晚自修后,他召集相关辅导员,一起坐上值班校车,到学校附近的网吧“搜查”,果然“捉”回了不少学生。原来,当时学校还在搞基建,没有辅导员“出门条”的学生,晚自修后是从基建工地的豁口处溜出去的……这样严查了几次,这个漏洞就堵上了。

教务处还执行严格的考试制度。一个考场设两个监考,提倡“一前一后,一站一坐”。一旦发现学生作弊,立即取消其考试资格并及时公布名单,给予处分。考场外加强巡考。主、副主考必须巡视关心学生考试及监考情况,对监考看报看资料接手机发短信,一旦发现,立即制止,并在下次考务成员会议上加以提醒,以此逐步形成良好的考试环境。朱海麟还在历来考风优良的班级试点开设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,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。

经过这样的“严防死守”,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,成绩提高很快,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英语三级统考及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,市里组织的计算机统考、新升本院校高等数学统考等历次考试中,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,得到了市里的表扬!

在上海市及全国技能竞赛设计竞赛等方面,建桥学生还取得优异成绩,如微软办公软件应用国际大赛中国赛区得十一个单项冠军,并七次代表中国队赴美参加国际大赛。

 

 

创校初期,朱海麟与教务处同事们秉持“管理、监督、协调、服务”工作理念,齐心协作,分工明确,各人管好一块工作,劲往一处使,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探索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,为学校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——

生源确定后,师资是关键,要向教学管理要质量,首先第一步是选好教师。当时,人事处与教务处有个不成文的分工:专职教师由人事处负责聘请与考核,系里负责聘请专业课教师,基础课教师的聘请、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则以教务处为主管理。明确聘任要求后,学校发动专兼职教师充分利用人脉关系,尽力在上海著名高校聘任优秀教师到校兼课,并通过老师与学生双向适应,经过几年的努力,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、结构合理、质量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。

朱海麟经常与教师们交流说,“教好学生容易,教‘好’学生难,因为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即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。”建校初期,考虑到大批教师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,原教学对象的层次不同,怎样根据教师、学生及建桥办学定位搞好教学工作,教务处分别组织基础课教学工作研讨会,确定怎样根据专业要求及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、教学方法、作业处理等问题,广泛听取大家意见,统一要求。要求教师根据建桥学生实际,改变教学方法,提倡教师主动适应学生,从学生实际出发备课与授课,反对“教案搬场”。

建立教师授课考核制度。逐步建立校系领导、专家、同行、学生、辅导员、教务处“六位一体”的考评制度。期中及期末各考评一次并打分。其考评情况在教师大会上宣讲,并对以后教学工作提出要求。

组织公开教学、教案评比。加强考试命题、阅卷、分析管理工作。公共课程由教研室主任或年级负责人命题,统一考试及阅卷,及时做好试卷分析,提出下阶段改进教学意见及措施。对缩小命题范围,专门组织考前有针对性复习的教师,在教师大会上予以提醒。发现学生手头复习题与考试题十分接近或基本一致的教师提出批评,希望改进。

建立辅导答疑制度。逐步将教师对学生辅导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。公共课程在规定时间,教师轮流值班负责答疑或在夜自修时下班级辅导,专业课由教师负责安排时间答疑,教务处将辅导时间在网上公布,由学生自己选择找有关教师辅导。

强调加强集体备课。期初、期中都组织教研活动,进行备课探讨。在教研活动时,教务处成员分别到有关教研室参加活动、了解情况,回来后交流、汇总活动情况,研究相关问题或要求的处理方式,尽量为教学第一线搞好服务。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,鼓励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,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感受、困难要求等问题并及时指导。

建立辅导员与教师的联系制度。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、学习态度、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,并对学生下阶段的学习提出建议。

建立兼职教师奖教金制度。学生在网上评教作为评奖的主要依据之一,同时参考“六位一体”听课成员的评价意见。

教务处不定期组织力量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,把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,这也是对教师布置及批改作业情况的监控,对认真批改作业的教师予以表扬。

建立兼职教师暑期旅游制度。由学校出经费,通过旅游活动,创造教师与教师,教师与教务处的沟通,联络感情,听取兼职教师的意见与建议,吸取其他高校教学管理的经验,同时将学校新学年教学管理的要求及时与兼职教师沟通,争取做到事业留人、感情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服务留人。曾有一次在旅游活动中,有位兼职教师对朱海麟说,“建桥管理严,校风正,教学环境好,虽然要求高,但在这里当老师心情舒畅,很有成就感!”


 

如果说,管学生最累,那么,最难的事就是教师流动与留级生处理问题。

朱海麟印象最深的是辞退三位兼职教师。一位是基础课教研室主任,这位老师知识水平够,教学能力强,但可能是外面事务太忙了,没有认真针对建桥学生的特点备课,学生不满意。第二位是艺术系的某基础课兼职教师,学生反映有问题后,朱海麟与分管教学的郑朝科副校长共同研究后一起到现场听课,发现该教师教学方法上确实欠妥,经指出后虽有改进,但事隔不久,又出现了老问题,师生矛盾更加突出。第三位是“双师型”教师——某企业的工程师,这位工程师主讲的课程考试结束后,教务处人员发现学生的复习资料与试卷相关性太强,就向朱海麟反映了这个情况。

朱海麟说,“辞退教师太难了,这些教师都是校内同事邀请、介绍来的,情面上过不去。但是,为了学生,为了提高教学质量,再难的事,咬咬牙也得挺过去。”为此,朱海麟总是细致耐心地与介绍人、与系里沟通,争取形成共识;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,或与教师本人当面商榷交流,客观中肯地指出问题所在,或在谈话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两全其美的建议,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,最后都很圆满地得以解决。“严格按照教学质量要求流动教师,这在一般公办学校都是难以办到的,这也是我们民办高校的机制优势。”

还有一类难事就是留级生的处理问题。《学生手册》规定,三门不及格的要留级。2002年秋季入学经补考后三门功课不及格的,全校共有14名学生留级。消息公布的两周时间里,朱海麟几乎每天都在接待来访家长:有全家六口出动上门、下跪求情的,有送卡送礼的,有的家长还表示愿出5万元赞助费的,形形色色的都有,但都被朱海麟一一挡回了。

最为难的一次,朱海麟还接待了两位领导干部,他们陪同一位学生家长也来说情。足足谈了两个小时,任凭朱海麟怎么解释、坚持,对方就是不想让孩子留级。实在没办法了,朱海麟只好直言反问,“你们当领导的最怕什么?”两位领导面面相觑,一时答不上话来。朱海麟说,“这14个学生留级符合学校规定,这也是我们行政会议的集体决定,一个都不能例外。如果你的孩子不留级,另外13个学生闹起来,到市政府上访,你们不害怕吗?”话说到这份上,对方才松口,同意孩子留级……

朱海麟老师从教五十年,特别是在建桥学院初创阶段,他理顺教学秩序,制订各项教学规范,使工作从无到有快速走上正轨。他以学生为本,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尊重教学规律,视教学质量为生命,坚持原则,踏实工作,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他是大家公认的师长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何羽整理)


热点新闻